2007年4月28日 星期六

忙!

友來電:最近桃花村沒甚麼看頭!
曰:忙也!
忙那椿?
曰:改朝換代,余乃重臣之一,故忙!
是的,防範各地小人,真不是件易事!
桃花村,只好暫閣一邊!

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

再唱桃花村

這是桃花村的延續篇~~
桃花村裡,雖說偶爾發生口角,但村民守望相助,有福同享.飼養家禽不為買賣,而是供家人及隔離零舍共享.

所以:
王家殺雞煮咖哩,隔壁李家一定分到一碗;張家煮了摩摩查查或綠豆湯,隔壁的黃家肯定也有碗嘗嘗;就算炒米粉或甚麼糕餅都有份吃,那時最開心當然是我們這些小鬼囉,因為大家都窮嘛!

過年過節,桃花村裡更是另有一番熱鬧.由於巴剎就在村口的大路旁,主婦們天未亮就結伴出去買菜,約六點多回到家後,大家聚在屋旁的井邊打水殺雞殺鴨,高談闊論;這廂雞飛狗跳,那廂則在打蛋做蛋糕,聲浪之大,最最最教小鬼們討厭,因那是最好睡的時刻.

但是:
  瑞午節我們吃到各家各派裹的粽子,風味都不同,其樂融融也!
  中秋節更是開心,由於福建人少所謂月下賞月,所以都空閒.夜裡小孩們大的帶小的,各自提了燈籠,那怕是街上買的又龍又魚,或是DIY歪歪斜斜的,總之紅的綠的黃的藍的鐵的紙的都有,大家聚集於拿督公神龕前,排成長長一條小人龍兒繞著村子遊行,嘴裡唱著:點燈燈籠,越燒越紅!也不管歌兒意思好不好,一句話:開心
  天公誕則又是另一番風味,村民不比拜天公的東西有多少,而是比拚誰家的炮竹比較長.今年你家放了三千響,明年我放八千.今年你家用了五條炮竹接連,明年我買它十條;約摸十一點鐘,就將炮竹掛在屋前炫耀.最過癮的是大家也不爭先恐後,而是一家家輪流放.炮竹聲此起彼落,響到天亮! 苦了我們這些讀書郎,可憐一晚沒睡好,眯著雙眼上學堂!

村裡沒有電,家裡甭想有電視機,所以小瓜們會相約到村口磚屋的有錢人家門口守株待兔,看那戶有錢人當晚大發慈悲,打開籬笆門讓我們進去,站在五腳基看海底世界、日本武士、蝙蝠俠,Ultraman、罪人等戲.不過我們經常都會帶著失望的腳步走回家,理由是:那班細佬哥好吵,唔好俾佢地入來!有者明明開著電視機,一看到我們在籬笆外探窺,就馬上把電視機關掉其至把門窗也關上.

村裡草叢多,男孩們不外是捉迷藏,釘木劍學著日本武士或王羽打斗,劈拖鞋或公仔相或煙仔殼,再不然就到湖邊捉打架魚,河邊捉紅蟲或到草叢裡捉豹虎--一種好斗的蜘蛛.還有一種叫kun li kun da的危險遊戲,最受歡迎,不過一被長輩發現,一定被訓,只好等四下無長輩時快快玩!女孩們玩跳飛機,家家酒,小石子,相思豆,有時也為陳寶珠,蕭芳芳爭爭地盤,斗斗嘴,三五天亙不瞅睬.

除了玩,男孩和女孩常也結伴到半英哩外的板廠檢些木柴回家,好一點的留著修理房子,或為家禽蓋小木屋,剩下的成為灶上的然料.

我的兒提時代,雖沒三年零八個月的淒苦,也沒洮花源令人大書特寫,但我此生的回憶錄,不能沒有它!

2007年4月18日 星期三

話說桃花村

桃花村,好美的名字是嗎?

桃花村,一個在吉隆坡地圖上絕對找不到的地方!但在坊間卻大名鼎鼎,各大中文報章都曾出現過!

桃花村,位於吧生河畔,離吉隆坡約四英哩半;依著嘩啦啦的吧生河,被一條比溝渠要大卻比溪要小的流水環繞著,那水流入村的另一邊的廢礦湖,再流入吧生河.湖裡長滿綠色的浮萍,水裡有許多淡水魚和蝦,水蛇當然也少不了;相傳那湖中有水鬼,專找小孩.不過說也奇怪,那湖卻是某人所有,湖中的水產不可捉,浮萍都不讓採,要就得偷!

村民養雞鴨、火雞、白兔都有,就沒養豬,飼以吃剩的飯菜,混上雜貨店買的椰粕乾和偷來的浮萍.白天喝的用的是井水,夜裡點臭土或大光燈.那小小的一塊地,住了不到一百戶人家,都是木屋!

村民都是華族,其中又以興化仙遊藉為多,接著是閩南、客家、廣東、海南等都有!男人們騎著鐵馬,摩多還是件奢侈品,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女人們在家看孩子做家務,在不然是串門子,孩子們自有玩樂的夥伴,家家戶戶門戶大開,裊裊炊煙伴飯香.一幅與世無爭的畫面,但人人都在為子孫打拚,爭吵有時免不了!

要進入桃花村只有一條路,得由大路轉入一條不起眼的黃泥小徑,經過左右兩排比較有錢的人住的磚屋,再經左右半壁磚木屋,過了一條約六呎長四呎闊的小木橋,便到了桃花村的境地了.

記得當時年紀小,只知道村裡的大姐姐特別多,大哥哥則少見.於是乎只見到花車入村將大姐姐一個個載走,卻不見有大哥哥將別處的大姐姐載回來!就這樣,這個地方就有了個詩情畫意的名字--桃花村.至於出自那位仁兄,就無可考究,想必那仁兄也滿腹墨水,飽讀詩書!

當年,大姐姐們都很勤勞,幾乎白天都到村邊的橡膠廠當女工,除了補貼家用,也為自己添新裝,買胭脂水粉對鏡貼花黃;只有在傍晚時刻才相約看電影或大戲,或週末到城裡血拚,或假日到波德申、金馬崙甚至遠到檳城遊玩;可那已是村裡的大件事,只見二十多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俏姐兒齊聚於拿督公神龕前,加上我們這些小娃兒和嫂子們,顯得很是壯觀!時間一到,姐兒們魚貫走出村莊,那情景,絕不輸於今日的任何一個選美會!世上哪有哥兒不愛花?哥兒不被眼前姐兒所吸引才怪呢?相信這也是<桃花村>的其中一個由來吧!

好美的一幅畫~~
  浮萍綠湖孩童
  小橋流水人家
  此路清風鐵馬
  夕陽西下
  哼著歌兒走回家

除了俏姑娘,桃花村裡也是洗衣婦供應地!那裡的阿嫂們,相夫教子之餘,都為學院生或替花園住宅區的有錢太太們洗衣服,上門或收回家洗都有.我的母親就是其中一個靠著磨手皮幫補家用,讓我和弟弟們可以無憂無慮上學去.那已是上個世紀的事了!

世紀末,城市建造計劃下,許多木屋被拆除,桃花村縱使有個不吃人間煙火的名字,也逃不過被鏟除的命運!

時光如梭,光陰如箭,當年正值壯年的母親今已滿頭白髮,而我自己也不再年輕;想必大姐姐們今都已兒孫滿堂,幸福安康!

桃花村,已流入歷史的時空,相信所有喝過桃花村水的人,都不會忘記那年那時的那一個地方!要重溫,唯有夢裡尋!